山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降至15%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12月19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邢毅在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省积极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揽子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指导省利率自律机制将全省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降至全国统一的最低首付比例15%。

数据显示,11月份,全省银行机构新发放的首套房、二套房平均首付款比例同比分别下降3.63个百分点和6.97个百分点。

同时,完成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工作。10月10日,组织召开山西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专题工作会议,明确政策落实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指导督促各银行机构及时发布调整公告,稳妥有序开展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工作。10月末,全部完成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工作,涉及房贷金额3720.8亿元,惠及贷款户114.5万户,据测算平均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11.8亿元。11月份,全省银行机构发放个人商业性住房贷款81.81亿元,同比增加11.81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3.17%,同比下降0.73个百分点。

延长两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期限至2026年底,支持银行机构在政策框架内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信贷需求。

落实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充分发挥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引导作用,激励银行机构发放保障性住房收购贷款和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支持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配售或租赁。11月8日,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向运城市安住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授信全省首笔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3350万元,期限30年,目前已累计投放2350万元。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根据农业发展银行申请,按照100%的比例提供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

此外,指导全省银行机构加力支持城中村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截至11月末,全省银行机构累计为3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授信621.2亿元,发放专项借款135.6亿元;为5个“平急两用”项目发放贷款18.6亿元;为太原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授信26.8亿元。

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山西高质量发展

图片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12月19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三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

2024年,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力有效地支持了山西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

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在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在科技金融方面,联合省发改委等8部门制定专项行动方案,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目前全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支持项目(企业)累计签订贷款合同99.55亿元。设立20亿元科技创新领域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办理“科票通”再贴现业务24.9亿元,支持银行机构加大对科创企业的信贷支持。

绿色金融方面,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绿票通”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引导银行机构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的支持力度。截至三季度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6544.34亿元,同比增长34.49%。出台焦化、有色行业转型金融支持目录,探索开展煤电、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截至11月末,全省银行机构已应用4项标准,累计为12家企业授信86.14亿元,发放贷款27.03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牵头推进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五大专项行动。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加强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推动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三季度末,累计向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2.2亿元,撬动普惠小微贷款新增218.8亿元。截至11月末,全省涉农贷款、民营经济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1.1%、14.4%、30.4%,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养老金融方面,制定《山西省推动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落地实施方案》,督导7家普惠养老再贷款合格银行累计向31家企业发放养老产业贷款17亿元。11月份,全省首笔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贷款成功落地。

数字金融方面,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持续推进地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确立两批12家数字化转型示范机构。

此外,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还不断扎实推进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加强省级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深化国债下乡、加大洗钱犯罪打击力度、优化外汇服务,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