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12月27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作为山西省转型综改、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近年来着力构建“2+1”主导产业体系,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将产业转型的核心聚焦在先进制造业,通过因地制宜、深挖潜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注重科技创新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目前,全区现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9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9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0家,全省占比分别为20.4%、29.5%和37%。这些创新型企业如同播下的“金种子”,为示范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高技术制造业也成为该示范区成长最快的板块,近两年来,40家重点企业增速持续保持40%以上。
在产业转型方面,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聚焦“两个抓手”,即深挖存量、激发创新和拓展增量、引进龙头。一方面,通过提质扩能,让传统产业中的新兴产业“老树抽新芽”,如太重小挖机、比亚迪、天地煤机、烁科等一批存量入区企业纷纷追加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引进龙头项目,形成产业链条,让“独木变森林”,如去年引进的晶科项目,已贯通拉晶、切片、电池、组件产业链,并通过链式招商,带动上下游及其配套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达300亿元、产值500亿元。
此外,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还涌现出一批新的增长点。今年有39家工业企业达规入统,新增产值229亿元;1至11月份,46家重点企业增速保持在30%以上,净增产值114亿元;纳入全省16条重点产业链的86家企业实现营收552亿元,增长40.7%;同时,一批高质量市场主体快速成长,新增“四上”企业222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专精特新企业72家。
“下一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将锚定‘2+1’主导产业体系,依托‘链主’企业,强化产业配套,深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半导体’四条主赛道,努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光伏储能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新型复合材料基地、全国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探路领跑。”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曦表示。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12月27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效生对该区近年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了介绍。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试验田”,承载着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探路领跑的重大任务。经过七年多的发展,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已成为山西省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和窗口平台。
在经济发展方面,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地区生产总值由2017年的42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38亿元,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均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在国家级经开区考核排名中,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由第99位提升至第43位,其中3项指标进入全国前30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近三年来,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半导体”四条主赛道,新引进落地121个战新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317亿元。目前,全区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到全省的19.6%、50%,初步形成了3个千亿级和1个百亿级集群的产业布局,为打造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新材料基地、光伏垂直一体化生产基地和全国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先进半导体材料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创新驱动方面,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成功获批国家超算太原中心、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同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累计培育市场主体5.9万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等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此外,还涌现出一大批扎根本土、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新产品。
在对外开放方面,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坚持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武宿综保区与上海外高桥“管运分离”改革,打造全省进出口综合服务平台。去年以来,武宿综保区进出口额、保税业务进出口值分别实现大幅增长,填补了多项省内业务空白。
在深化改革方面,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坚决担当好“发挥改革探路领跑作用”的重大使命,重点推进了招落一体、赋能园区、管运分离等13项开发区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推动项目从签约到开工时间大幅缩短,项目签约落地率大幅提升,企业各类生产成本有效降低。同时,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还有多项改革成果在国家和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
在产城融合发展方面,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持续强化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南引擎。建区以来累计实施基础设施及公用服务配套项目365个,完成投资405亿元。通过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开发,形成了一批新地标和重点片区,加快打造全省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样板。